体校作业管理制度
一、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
1、作业量: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,是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。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,每节课尽量都要求布置适量的课上作业或课后作业,要求三分之二的课时课后都要布置作业。
2、作业的内容:作业内容要以课本基本知识为主,目的掌握教材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,可以是课程理论,也可以是课后习题。
3、作业的形式:以书面作业为主,对于记忆类的课程除书面作业外,还要布置记忆、背诵作业。
二、教师对收交、批改作业的要求:
1、教师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作业收缴率,要求达到90%—100%,对于不交作业的学生,任课老师应该采取应该可以采用的处罚措施,强迫学生交作业。
2、对于作业老师应该认真批改,保障100%批改,对于作业中的问题、错误应用红笔圈住,指出问题所在,以便学生改正,并于下次课程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。
3、作业最后应划分评价档次,分为:优、良、差,并写上批改日期。
4、对于教材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、作业中的问题,下一节课应讲新课以前,应采用复习、提问的办法巩固,以达到多数人能够掌握为目的。
三、对教师布置批改情况的检查:
1、教务科,定期或不定期对作业收交率进行检查。
2、教务科对教师批改作业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。
3、对于作业收交和批改情况,教务科要进行阶段性总结。
四、对学生作业的期终评价:
学生作业占期末总成绩的20%,作业成绩的划分按上交率和作业质量由任课老师打分。
2011.08.31